发布时间:2009年4月22日
行业聚焦
钢材期货21日放量下跌
上期所钢材期货4月21日低开低走,放量下跌。螺纹钢0909主力合约早盘低开于3,580元/吨,并且快速下探至全天最低点3,486元/吨,随后小幅回升至3,530元/吨附近震荡盘整,尾盘收于3,524元/吨,下跌2.97%。线材走势相似于螺纹钢,线材0909主力合约早盘低开于3,488元/吨,随后快速下跌至3,432元/吨附近震荡整理,最终收于3,422元/吨,下跌2.42%。螺纹钢全天成交333,156手,成交金额117.9亿元,线材全天成交24,534手,成交金额8.4亿元,螺纹钢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4月20日)有大幅上升,空方力量活跃,多空双方对抗激烈。
钢厂方面:4月21日沙钢出台新一期价格政策,其中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80元/吨,对线材出厂价格上调70元/吨。永钢对螺纹钢、线材出厂价格上调100元/吨。4月21日,成钢对建筑用钢价格进行调整,其中螺纹钢价格上调30元/吨,线材价格保持不变。钢厂出厂价格的上调将对后期建筑用钢市场的走稳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分析师认为,宏观面的不利消息是造成国内大宗商品普遍下跌的主要因素,隔夜由于美国银行公布的季报称不良贷款规模增多,市场担忧再次增大,美国银行股价暴跌24.3%。对经济的担忧再度重燃,美元因有避险买盘而上涨,令原油重挫近9%,从而导致国内大宗商品普遍跳水,而螺纹钢和线材期货也难以独善其身。另一方面,钢材期、现货价格已连续多日上涨,特别是现货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在下游需求没有明显好转的前提下,价格的上涨存在较大压力,上涨之后的适当回调也是市场的正常表现,预计近期钢材期、现货价格将在企稳之后进入调整阶段。
4月21日现货报价表(单位:元/吨)
高线 螺纹钢 热卷 冷板 普板 无缝管 (8毫米) (25毫米) (2.75毫米) (1.0毫米) (20毫米) (108)
沈阳 3260新抚 3230通钢 3450通钢 4130本钢 3200天钢 4450磐石
北京 3270首钢 3400首钢 3450唐钢 4100鞍钢 3100邯钢 4350磐石
天津 3250酒钢 3400宣钢 3320唐钢 4100鞍钢 3100天钢 4200山东
西安 3380酒钢 3400酒钢 3350酒钢 4200武钢 3150酒钢 4150山东
上海 3330萍钢 3280海鑫 3350唐钢 4100鞍钢 3300马钢 4200无锡
杭州 3420永钢 3400沙钢 3400莱钢 4130鞍钢 3330新钢 4150无锡
长沙 3380萍钢 3580涟钢 3550涟钢 4100涟钢 3300西城 4350洪都
成都 3520威钢 3650成钢 3750攀钢 4400攀钢 3500酒钢 4700金堂
广州 3380韶钢 3490韶钢 3500唐钢 4080鞍钢 3450韶钢 4600山东
行情分析
1.建筑钢材价格出现小幅回落
中国3月建筑钢材产量依然偏大,且房地产市场依然处在疲软,使市场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此外,接近月底,面临资金回笼以及钢厂出台价格政策,市场价格也难以上涨,预计将维持小幅波动态势。
2.热轧板卷价格继续上涨
近期钢厂到货一般,市场库存降低明显,加上部分钢厂开始减产,使得经销商拉涨意愿强烈。但随着价格越来越高,下游采购积极性有所减弱,且月底结算临近,预计将会对价格上行造成较大阻碍。
3.冷轧板卷价格继续上扬
随着热卷价格继续上涨,冷轧市场拉涨范围扩大,经销商补涨较为积极,部分市场成交量有所回升,但主要是经销商的收货行为,下游实际采购相对有限。另外,临近月底,钢厂又一轮订货、打款日期将近,资金回笼将成为经销商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操作较为谨慎。
4.中厚板市场价格稳中小幅回暖
热轧市场价格继续反弹,支撑中板市场价格稳中向好,但下游需求较为一般,成交基本没有放量迹象,因此经销商继续以降低库存为主,预计后市价格反弹仍得不到有利支撑,将会以平稳盘整为主。
视点分析
中国钢铁行业信息化的改造任重道远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算起,到90年代的管控一体化系统、集成制造系统(CIMS)及企业资源计划(ERP),到新世纪的知识管理和流程管理,钢铁行业与信息相结合而形成的信息化改造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取得了上述成绩,但是,中国钢铁行业信息化的改造还任重道远。
首先,信息化改造与企业自身特点的结合有待完善。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的特点,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础就是要与本行业、本企业的实际密切相关。
企业必须要走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改造道路。这是最基本的保证。但是,能全面把握这一点的企业并不占多数。不深入研究行业机理,不分析企业实际,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许多企业信息化项目的目标不明确,或者抄袭别人的目标,或者照搬教科书上的目标,或者拿某些厂商的产品宣传作目标,规划中就种下了失败的种子。有的企业,甚至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一些企业不重视整体规划,仓促立项,随意上马。常常是,不调查企业的实际需要,时髦技术满汉全席;不调查信息类型、流量、处理量、存储量,事务类型及数量,来一个“先修路再买车”,着急建造企业的主干网。盲目建设,势必会扩大不必要的投资,或造成重复投资。
第二,企业重视程度还要强化。信息化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内外环境和信息技术,参与规划设计和实施的骨干人员应该是精通信息技术、熟悉行业业务的复合型专家。这种系统工程的主人当然是业务骨干,包括企业各级经营管理精英。但是,由于信息化改造往往投资强度大,开发的工程比较抽象,系统建设中涉及流程重组、机构变化、骨干人员角色转换等等棘手难题,需要企业决策层统一认识。人们常说的“一把手工程”,并不是指一把手批条子的工程,更不是指一把手包打天下的工程,它实际上是需要企业的全体员工都积极参与的工程。在这方面,片面的认识许多。有的企业领导认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改造,只要交给IT专家就可以了;也有的企业IT技术人员认为只要一把手挂帅就可以万事大吉,把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简化为“一把手+IT技术人员”的工程。这些观点和看法都要改正。
第三,不敢直面量化效益。现在,企业信息化改造的成功率还不能达到人们预期的水平,因此,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工程的规划中,就不敢或不愿提出量化的效益目标,讲效益停留在泛泛而谈或定性而论上,为工程建设留下严重的隐患。没有量化效益的项目,往往是因为项目提出者对企业的装备、工艺、人员、管理现状缺乏具体调查研究,把握不住解决本行业本企业的信息化的关键技术,没有能力提出量化的效益目标以及为达到的目标应该完成的项目任务,其产生的后果可想而知。 |